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,总有一些人秉持信念、默默奉献,于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坚守。玉屏侗族自治县德龙小学副校长、共产党员杨必文,便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教育工作者。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与党员的初心与担当,于2025年9月荣获“县级优秀教师”称号。
杨必文翻阅资料
初见杨必文时,他正身着朴素的黑色夹克,在办公室专注备课。备课间隙,他不时与身旁的年轻教师交换意见,汲取新鲜想法以充实教学。言谈从容的背后,他手背上贴着的创可贴,无声诉说着他与病痛抗争的经历。
2022年1月,杨必文突感身体严重不适,辗转多家医院后被确诊为颈部鼻咽癌。其时正值开学前夕,校务繁忙。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,他无暇沉溺于担忧,仍每日准时到岗,全力投入开学筹备。直至病情持续加重,他才于同年3月前往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系统治疗。
杨必文与年轻教师交流教学经验
治疗期间,杨必文乐观且坚韧。“困难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。”这是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说的话。作为学校当时的教研主任,他通过手机远程参与教研会议、批改学生作业、跟进班级学业,始终以积极姿态鼓舞着身边每一个人。
“教研不是一个人的事,是大家共同成长的过程。”德龙小学教师尚思全回忆道:“杨老师生病期间,工作群仍常收到他安排事务的消息,他始终用行动与我们并肩作战。”
同年9月,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杨必文毅然返回校园。他将提升教学质量视为己任,带头钻研教材教法,积极组织校本研修、公开课、教学竞赛等系列活动;坚持深入课堂听课,课后与教师深入交流、细致反馈,助力多位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。
杨必文在课堂听课
“杨老师在语文教学上给予我很多指导。”青年教师王钰表示:“从把握课程脉络到设计课堂互动,甚至逐字逐句帮我打磨教案,他的经验帮助我得到了快速成长。”
如今,担任副校长的杨必文,在分管德育、教学等工作的同时,仍长期坚守六年级数学教学一线。面对处于心理与学业关键期的学生,他既是严师,亦如慈父,不仅耐心辅导学业,更注重品格与心理健康的培育。他推动班级开展每日阅读、体育竞赛、艺术展示等多样化活动,让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机会,有效缓解学业压力。
杨必文为学生上课
“杨老师讲课仔细,待人温柔,给我们准备的练习卷都是他精心挑选的。”学生张鑫鹏说,“他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。”
从教二十六载,杨必文从未停止自我提升的脚步。他持续利用课余时间研读教育专著与新课程标准,不断探索更灵动、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。凭借出色的教学实绩与敬业精神,他多次获评“优秀指导教师”“优秀教师”“师德标兵”等荣誉称号,并屡次在市、县级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。
“我的学生已遍布各行各业,我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。”杨必文表示,在未来的工作中,他将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,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