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
X

期待!西部计划志愿者解锁玉屏沙水坪“新皮肤”!

作者:冯小霞
编辑:季佩佩
责任编辑:徐雪
校对:杨可佳
审核:覃嵩松
来源:玉屏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
分享到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  西部计划志愿者刘睿、姚水琴、冯小霞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新店镇沙水坪村,开展“青春赋能基层治理 设计带动文化振兴——玉屏志愿者为沙水坪村绘就‘生态文化共生’新图景”活动,以专业志愿服务推动村庄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,用景观设计唤醒沙水坪村的“乡愁记忆”,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动能。

图片

  据了解,沙水坪村是典型的侗族聚居村,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、养殖业为辅,受多重因素影响,村庄发展面临瓶颈:生态方面,化肥农药滥用致土壤板结、水体污染,水资源浪费与水土流失问题凸显;文化方面,侗族服饰、语言、传统农具等载体渐失,民俗参与度低,文化特色弱化;治理方面,村民对生态文化保护重视不够,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。这些问题相互交织,不仅影响村民生活质量,更制约村庄基层治理效能提升。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  针对上述困境,志愿者刘睿结合专业优势,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。团队成员立足“文化治理与文明创建”定位,构建“调研—设计—反馈—优化”的闭环工作模式。在调研阶段,团队深入村民家中、田间地头,采访调研侗族文化传承人、老党员、普通村民等群体,系统收集箫笛文化、龙灯制作技艺、“六月六赶坳”节日习俗等乡土文化资料,同步记录水体、土壤、古建筑等生态与景观现状,形成详实的景观设计方案;在设计阶段,团队突破传统景观设计单一视角,将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深度耦合;在反馈阶段,团队通过成果图册展示、现场讲解等方式,广泛收集村民意见,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完善,确保方案符合村民需求与村庄实际,为后续落地奠定基础。

图片

  刘睿表示,项目后续将积极联合村集体建立有效运维机制,确保设计方案有机会落地见效。目前,项目已完成生态驳岸、文化景观小品设计等专项方案,形成成果图册,获得村民广泛认可。方案让侗族文化“有了载体、有了活力”,村民也期待通过项目改善生活环境、增加收入来源。

  该项目的实施,不仅为沙水坪村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,更探索了青年志愿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——以专业知识为支撑,以志愿服务为纽带,联动村集体、村民等多方力量,形成治理合力。未来,团队将继续推进方案优化与落地筹备,力争将沙水坪村打造为“生态优美、文化繁荣、治理有效”的乡村样板,为贵州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贡献更多青年力量。